寒假讀書筆記與心得

        接續前兩篇部落格文章2017寒假讀書計畫,這一週以來讀完預定計畫中的四本書,分別是《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演化之舞:細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發明學改變世界》。嚴格說來,前三本書與生物學較接近,不論是從演化生物學、解剖生物學抑或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去解釋生命洪荒的流動與地球演化史的脈絡,最後一本書則多去探討各種發明背後的構想由來,以及關於「發明學」(Inventology)這門學問。

        這四本書的知識含量極其豐碩,有許多細節是值得深入追索的,這裡簡單分享我看完這幾本書之後的一點筆記與心得。再次強調的是,這四本書的內容與論述的概念、想法,無一不適合深入去檢視的,在心得中若有過度簡化的部分,還請諸君不吝指教。又因為顧及時間及版面,遂僅分享《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和《發明學改變世界》二書的讀後心得。

        由生態學大師Edward O. Wilson撰寫的《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比起科普讀物,它更近於Wilson本人的自傳,敘述所信奉的科學精神、對於研究的熱忱和想法、科學研究所獲得的收穫與遭遇的挑戰,並給予有志從事科學研究的後輩諸多良善建議。在書中的第十二章〈分子大戰〉中提及當代生物學界的極大震撼,由James WatsonDNA構造的發現者—所發起的分子革命,使得當時哈佛大學生物系出現巨大歧異,包括各種人事任命案上的糾葛,新潮的分子生物學與被視為老派的傳統生物學出現各種定義與利益上的衝突,最後演變成近似於剿滅異己的全面鬥爭,使Wilson等人從事的「演化生態學」—原先為因應此分裂狀況而成立「巨觀生物學委員會」(Committee on Macrobiology),後來改名為「演化生態學」—節節落後,居於劣勢。

        這場戰鬥發展至今,其實已經漸漸淡去,沉息於模糊的結論中,於今日所見更多的,是兩方人馬的大和解,透過兩門領域間的截長補短的合作,共同發現並解決問題。這讓筆者聯想到蔡尚叡學長曾在某篇臉書貼文的留言處,提出與兩位小有名氣的醫學系學長姊對於「醫學史」的看法不同的見解,尚叡學長的主張是:醫學發展並不只有社會學的層面,討論的面向不單只有醫學發展中對於「人」的影響,如醫療科技的進展與設計構想由來,不同藥廠間的專利戰爭和藥物設計的精妙,同樣也是醫學史的範疇,仍有許多可重新審視與思辨的空間,唯願意去深入了解科學底蘊的人真的太少了(即使是推崇科學研究精神的筆者,也未必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很好,大抵只能做到願意去了解的程度而已)

        在第十四章〈佛羅里達礁島群實驗〉中,Wilson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方式—不只是臆想實驗,而是可行的—:要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中,重現克拉卡托島(Krakatau)那般零生態的、源自海底火山爆發的新生島嶼?或是模擬自然災害後的遭「還原」生態系情形?他的做法是縮小系統,讓實驗面積縮小,幾百平方公尺大的小小海島、甚至是馬路邊的空地,都可以是生態學的實驗室,觀察的物種則由數十種物種降為少數幾種,如當地生長的植物和昆蟲。搗毀實驗地的生態後,觀察生態環境的修復情景;利用毒氣大規模滅除動物相的過程中,還必須使用適當毒氣劑量,好保留環境中的植物。

        這樣的想法很容易就可以實施嗎?非也。事實上,這群生態學家花費許多力氣才完成這個實驗,例如和政府溝通,允許他們消滅物種;和建築工人討論,該如何搭設可涵蓋實驗地所有面積的帳篷,以進行毒氣的毀滅性煙燻;使用哪種殺蟲劑,才能把對當地植物的傷害降至最低;「滅種」完成後,又要該注意與檢查哪些地方—例如洞穴或腐朽的木頭中—,確實消滅所有動物相的生命。這些都不是純生態學家可以輕易辦到的,需要各個領域的行家共同努力,完成這樣一個具有深遠生態學意義的奇特實驗。

        書末,Wilson分享了他的「親生命性」信念:人性終究是生物演化的結果;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的搖籃,最寶貴的自然資產;若不考慮以上兩點,哲學和宗教將不具太大意義。並以回憶作結:童年時期那隻被戲稱為「賽佛柔安」(Scyph-o-zo-an)的大西洋海刺水母—屬缽水母綱(Scyphozoan)—,是如何帶領他進入生物學這個充滿魅力的領域,在自然野趣中追求自我生涯;這段故事,不正是Wilson提醒我們的,對於生命目標與意義追索的初衷該如何恆常懷有之嗎?



        另一本書《發明學改變世界》,作者Pagan Kennedy為紐約時報雜誌專欄作家,多年來主持《Who Made That?》專欄,此書追溯諸多發明的由來,當初設計時所碰上的困難,以及設計者如何把某一件當時仍不存在於世界的發明、無中生有地自大腦實驗室創造出來。

        由於內容實多,除了整理幾條重要概念,僅會自書中舉例幾個與筆者(醫學生)較有關和較感興趣的例子作分享。

        這本書的撰寫架構如下:
        1.尋找問題。
        2.審視「發現」,思考「靈光乍現」在創意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3.將「預言」和「想像未來」視為策略。
        4.連結各式奇異點子,在不同領域間尋覓靈感。
        5.承擔和與教育下一代。

        對於有志創業或將發明推向適用者與使用者的人,讀完此書可重新審視「群眾募資」這件事,更深遠的代表意涵,其實是個能解讀群眾有無表達出深層渴望的工具,把那些仍在草創階段的計畫展示於公眾面前,可及早取得用戶的意見與批評;更專業的說法:就是找出先驅使用者,發掘潛在市場。此外,還能檢視那些群眾募資成功卻難以打進市場的例子,思考幾個問題:期待的結果和實際差距有多大?為何如此?問題出在產品設計嗎?執行面或行銷面出差錯?價格或商品呈現方式不佳?哪裡做錯?我們仍從中學到什麼?產品是否能超越「只是有用」的層次。

        書中還提到不少令人耳目一新、乍聽之下無比怪誕的點子,例如透過迷幻藥LSD激發創意,探索心靈深處的智慧之眼,提升工作效能;最早的一場展示會「Mother Of All Demos」,預示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當年已有基本構造—文字處理系統、滑鼠、即時顯示器—的、被外界戲稱「昂貴打字機」的電腦原型;有些浮濫卻實用的「格雷茨基思考法」(取名自傳奇冰上曲棍球球員,此人打曲棍球時會先到冰球快到之處等待,而非追著冰球跑):嘗試想像幾十年之後的未來世界,然後根據機器演變和人類欲望需求的預測,試著釐清哪些工具係終將存在的;InnCentive此問題解決市集,可連結不同知識領域,由外行人避免可能盲點,解決行內問題。

二十世紀中葉的蘇聯傳奇人物阿特蘇拉,在此書中佔有相當份位,至少存在兩個章節提過這位發明家、思想家兼科幻小說家。阿特蘇拉於公元1956年提出最早的「發明學」,內容如下:
        1.發明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
2.想研究發明的心理,必須研究被發明的事物,了解科技發展的定律。
        3.(透過閱讀大量專利文件,)回顧過往的突破如何造就今日科技。

        至於與筆者較有關的,則有生物資訊學—又稱為「矽中生物學」(In Silico)—的應用,在電腦上進行實驗或作各類型模擬,使用大量的無人深掘的資料庫—關於基因的、蛋白質的、藥物的或疾病的資料庫—,透過資料探勘與演算法建立疾病地圖。公元1955年,彷似活在未來的西奈山醫院,院中醫護人員使用最早的通訊裝置,僅限於院內的「手機」。為降低導管細菌汙染的風險,尤根˙桑塔拉拉札醫師利用InnCentive平台,在近四百則回應中,挑出最好的解決方案,利用生物感測器建構的早期預警系統。利用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現成科學研究結果,以及一顆強大的心,傑克˙安德雷卡設計出廉價、方便的癌症試紙(然而,發明仍需經過臨床測試,能否成為藥效的癌症篩檢工具仍是未知),驚艷四方,揚名立萬。

總結來說,我從這本書學到幾個重要的概念,並與目前生活所遇的難題相結合:

1.關於「有價值的挫折」:長期且持續存在的挫折,可啟發更多和更好的解決方案,並讓原先難以偵測的隱匿問題顯露出來。

2.試著從回饋與意見中學習,並為所有能想像出來的失敗感到害怕。在規劃Entropyspace亂度空間活動時,筆者確實是誠惶誠恐的,原因在於預想到那些可能的失敗,過少的交流者的尷尬場面,或是無法給予參與者想要的資訊;這些內心的恐慌,在幾次活動之後,因為事前都能準備充足,而漸漸得到調適,身為主辦人也總算能夠好好地與主交流者們互動。

3. InnCentive是個很不錯的平台,或許可以考慮從中尋找不錯的國際合成生物學競賽(iGEM)題材,例如牙齒形成「生物膜」時,可利用生物感應器偵測之;或是糖類的重新設計,對於實驗動物與細菌有更好的實驗效果。

4.思考能否建立於陽明大學校內建立創客空間或科技實驗室一類的開放實體,打造某種介於遊戲場與垃圾回收站之間的跨界產物,讓校園空間使用權不再只限於社團與各系學生會。

5.關於硬技能的重要性,即使取得疾病與病徵的相關性,也必須了解那不等於因果;若真的想征服疾病,需要在分子層次充分理解一連串的因果關係。這樣的硬技能之重要,是遠超過空有想法與價值判斷、深諳發明學的軟技能。

6.跨領域貴在團隊合作,而非個人雜而不精的跨領域技能:不同領域的人,透過不同的看待事情角度,才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真正發現問題,或是解決問題(與家兄討論後,我們發現這兩件事是不同的,有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的技能是處於相異的彼岸與此岸),個人單打獨鬥,往往難以發揮最好的功效。試想,假使你是個善於App開發、網頁製作、剪輯影片、使用Photoshop的醫學生,你真的有辦法一個人完成一個專案中所有任務?如果不能,那是否該思考最初學習這些技能的原因,是純粹好玩、覺得有用、還是只顧著逃離醫學領域?這點在此書談到InnCentive的章節,有很不錯的實例演示。

        好啦!這兩本書真的很不錯看呢!筆者尤其以為《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與另外兩本書,會成為生物總論課程某次的閱讀心得題目,屆時閱讀或許會有新的體悟,探討更值得潛心思考的章節。至於《發明學改變世界》一書,內容著實精彩,儘管稍嫌淺薄,回溯部分發明也不夠深入,但作為「構想追追追」讀書小組的閱讀方向參考,已是綽綽有餘啦!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