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iGEM


2017 年的 iGEM 競賽已經離我遠去,看著通訊軟體內的群組對話,學弟妹們熱烈地討論、妥善地規劃、奮力地實驗,看著他們的努力,真令我感到高興,也為去年沒能再多做一點、多嘗試一點感到慚愧與懊悔,回憶起去年暑假那段瘋狂而情感彭湃的時光。

去年暑假到整個比賽結束,我的作息時間大概都是兩、三點睡,八、九點起床,有時還得早期測量藻類的生長濃度,抑或直接睡在實驗室附近的休息室。那時我幾乎不回家,畢竟接任隊長後,很多事情還是要親力親為,要比別人更投入心力,隨時掌握題目進度和團隊成員狀態。

或許就在那時身體開始變差,很長一段時間我失去胃口,甚至有點貌似因胃食道逆流而引起的灼熱感,對很多事情感到厭倦而無力,不論是生理或心理上的壓力,一次次地造成我生活上的困擾。又加上那時我和一些人發生衝突,校外團隊跟校內師長皆有,甚至還因為這些糾紛,團隊幾個人跟我處得很不愉快,他們暗中議論我、會議上直接指責或反對我的建議,挫折感使我的脾氣變得更加暴躁,也漸生逃離的念頭,在痛苦、難堪而無法全心投入的情況下,我只希望一切早點結束,在波士頓之旅結束之後。

我甚至因為厭惡隊內某些人的嘴臉,八月中旬一度想過要退出隊伍,你們可以侮辱我,但無法毀滅我,反正整體運作都滿好的,如果因為少了我而失去掌舵的人,大家因此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事情,那正是凸顯我在經營跟管理上的缺失:一個最好的團隊,應該是不能輕易失去任何一人,但一旦失少了某個人,團隊依然也要能良好運作。

而我隨即想到我欲籌劃的盛大活動—一個關於合成生物學競賽在台灣發展的十年特展,許多學長姊接受我的邀請、給予我十足的協助,都對我抱持很大的期望,我真正的朋友們也鼓勵,而我不願意讓他們失望,不願意就這樣屈服或被擊倒;加上考量到帶隊師長的立場,以及他對整個島國關於合成生物學大賽所付出的努力和歲月,我不希望因為我個人的問題讓他失望或難過。

或許是因為爭強好勝的性格,我想靠著表現與成果證明我的價值,我想跟那些與我們發生衝突的團隊一較高下,我想看看:究竟誰是笑到最後的贏家;最終我毅然撐到最後,努力做好一切,即使在最後的時刻,我是感到非常煩躁,甚至拒絕再跟那些人互動。

很多人以為這個競賽、這趟旅程就能代表研究,其實不然。我覺得:不論在比賽後有沒有走上研究都是沒關係的,至少我們嘗試過了、了解過了,盡可能去跟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人事物磨合、甚至妥協;到全世界最棒的城市參加比賽,跟海量頂尖學生密集交流,這種研討會性質的活動,是很多醫學生或研究生遠遠沒有機會參與的,能藉由這些活動釐清自己的想法或志向,真的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

      我一直很喜歡「iGEM 之後(After iGEM)」這樣的想法,關於這趟終極旅程對於一個人的啟發和改變,過程中認清誰是可以幫你的人,誰是不做事的嘴砲俠,誰又是不懂裝懂的愚夫愚婦,誰是你可以真正在乎而且珍惜的、願意為之付出一切努力。前幾天有個亞洲區的 iGEM 大使想與我線上討論,我不太確定他是否也找了其他台灣 iGEM 隊伍的隊長,但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受寵若驚,希望可以給他一些我的想法與想帶來的改變。

      看到今年的亞太交流會,讓我想到去年發生的種種,驚喜、錯愕、憤怒、喜悅、感動、遺憾跟失落等感覺糾結在一起,而他們終究會逝去,我也會離去,在結束之後重新開始。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