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找人間衛斯理》讀後感:倪匡與我


在這個或許沒多少人聽過倪匡的時代,關於他和他所寫的故事逐漸被埋沒,終將成為隨洪荒而去的碎片之一。這篇文章倒不是紀錄倪匡所寫的故事的心得,抑或評論其中角色、劇情,而是關於兩個讀者如何成為倪匡的忘年之交,一段遠比倪匡所著任何故事更加平淡、更加精彩、更加感人、更讓人驚呼命運之巧手。

《來找人間衛斯理:倪匡與我》由上海人王錚(網名藍手套,宇宙三大衛斯理專家之一)所著,故事從與董鳳衛(網名大鱷魚精,宇宙三大衛斯理專家之一)不打不相識開始說起,兩位少年在圖書館讀到倪匡所寫的故事後,展開一趟追尋之旅,不論是尋找更多倪匡的作品,抑或寫信給倪匡表達對其作品之喜愛,成為筆友、在舊書攤尋得倪匡作品宛如淘金般欣喜若狂,這些點滴在網路發達的當代看來特別動人動容;即使長大成人,王、董二人仍尋找著倪匡和閱讀他更多作品。

網路聊天室興起後,兩人終於和倪匡進一步聯絡,在網路上交談甚歡,還與他在香港碰面,書本前的我完全可以想像他們的興奮之情。此時倪匡對他們而言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傳奇人物「衛斯理」,更像是平等交流的朋友,數十載的年齡隔閡在這段忘年之交前也被弭平。

倪、王、董三人更加相熟後,也認識了來自台灣的葉李華教授(《衛斯理回憶錄》作者,宇宙三大衛斯理專家之一)、和同好組成「倪學七怪」、共辦衛斯理五十週年紀念展、致力尋找倪匡其他非小說著作等,在書中也都有詳盡的敘述,這些圍繞著倪匡共譜的有趣回憶顯得彌足珍貴。

我最早是在國中時接觸倪匡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的前三分之一多是透過紙本書閱讀,而後三分之二則多透過電子書(當時還用電子辭典作閱讀器,如今想來傷眼無比)。作為一個曾經的書迷,我也曾經和王錚
、董鳳衛那般尋找著倪匡的作品,每到任何圖書館,我必是先找是否有我不曾讀過的作品;在接觸更多浩瀚、磅礴和硬派的科幻小說,這幾年來我漸漸對倪匡的作品不再著迷,畢竟後期與「長老」的鬥爭、討論成精變人的過程等,與早期帶點人性批判和暗諷社會的科幻冒險故事相比,過於玄幻或對話居多而讓我感到不耐、甚至不太喜歡;然而,在閱讀這本《來找人間衛斯理》後,我又重新想起過去和倪匡、衛斯理、原振俠等人相識的過程,追隨倪匡腳步的也與書中所述如出一轍,讀來讓人高興和感動,縱使差距好幾個世代,對於倪匡的喜愛卻是穿越時空的。

稍微分享一下我個人最喜愛的幾部衛斯理小說,幾乎都是近五十年前的早期作品,如機器人於遙遠的未來統治人類的《玩具》、長生不死卻帶來可怕副作用的《不死藥》、另類外星難民的《老貓》等,不得不讓人敬佩倪匡的想像力;倪匡的許多故事也敢於在作品中嘲諷中共暴行或荒謬之舉,如暗諷香港回歸的《追龍》、談及逃亡藏民的《天外金球》、批判文化大革命的《風水》等。此外,後期作品的《一個地方》和《須彌芥子》讓人想到非常有趣的「微縮世界(宇宙)論」,可視為後期最有創意之作;終於解決多年前於《密碼》埋下之伏筆的《解開密碼》,「蛹」中長著翅膀的人型生物,讓人聯想到《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泛用人型兵器(實際上是某中人型生物),對於地球生命之起源有著耐人尋味的想像(除了版本不同的創世論外,倪匡作品對於地球、人類的未來也有不同的想法,可參見《奇門》、《天書》、《原子空間》等書)。

總結來說,倪匡小說讀者在國內應該非常小眾,我所知非零星閱讀而有看過超過數本的僅有一位國中認識至今的好友和大學學妹,但讀了這本《來找人間衛斯理》,那些或曲折、或使人掛念、或讀來會心一笑的昔日往事,終於對今昔亦然的「倪匡書迷」這身份感到隱然的自豪,也多多少少成為書中內容的一角。倪匡寫盡種種科幻想像,而王錚寫出了他心中的書,於今日能更了解倪匡實在是件太美好的事情!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