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始動

        陽明大學在後天(2017.02.13)就要開學啦!新學期總有些新作為,無論如何都是令人無比期待與雀躍;我始終認為有件困難度大的事情可以征服與挑戰,是人生中非常重要與幸福的事情。除了提出對新學期的展望外,我還想分享這個寒假究竟完成哪些事情,是否真的如 2017 寒假讀書計畫一文,利用假期充實自我。

        在「閱讀與寫作」方面,除了《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一書沒看完外,其餘六本都已看完,也做了些筆記,其中有個很值得分享的概念,會在之後某篇文章提到。至於沒看完的書,大概也不會帶回學校,只得利用回家的假日,慢慢把它啃完。

在「學習程式語言」方面,有小小玩了一些R語言,並利用Udemy平台,用了優惠折扣券,完成部分Python課程,並自己讀了幾章的計算機概論課程的教科書。



在「線上課程修習」方面,基本上完成台灣大學兩位老師—葉丙成和呂世浩大部分的課程(就不提都沒寫世浩老師的作業了),同時也開始把Coursera上,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其他學校一系列,有關機器學習的課程修完。畢竟這套工具,在日後iGEM準備與各種研究專題的分析上,都會是利多的。

iGEM Project方面,設計了兩個我覺得可以用合成生物學解決問題的專題;這兩個專題都跟農業有關,一個關於重新設計水果標籤,一個則是試圖改善水耕作物的現有的問題。不過技術層面以及究竟有多少應用價值,得等開學後和伙伴們討論,或是聽聽大家有什麼其他更棒的想法。關於iGEM的更多內容,可以參考筆者稍早之前撰寫的另一篇文章iGEM Training,可以幫助諸君有更多了解。

在「強化英文考試檢定能力」方面,老實說真的做得滿少的,從學校借回來的題目只做了一回(就不說還逾期未還得繳罰金),大概是把練習英文的時間都拿去追Breaking BadHouse M.D.()?

在「Entropyspace亂度空間『構想追追追』讀書小組」方面,有和學長、陽明醫學系及成大醫學系的同學討論過了;不過我不打算在這裡談這件事情,後天我會另外寫一篇文章,更完整地論述:在新學期中,Entropyspace亂度空間有哪些值得改善與精進之處,我們的目標與一系列計畫,而這些計畫自然是包含「構想追追追」讀書小組的執行方式了。

        接著談談新學期的展望、課表的安排原則以及課業上的準備,下圖是筆者105學年度下學期的課表:



        由於設想於新學期將參與筆者經營的Entropyspace亂度空間、國際合成生物學競賽(iGEM)H.Spectrum的活動,擔心自己沒有太多心力,去準備不必要的、單純只為了學分或衝高GPA的課程,吾人的課表安排的原則如下:

1.     不選修中央研究院開設的通識課程:中研院開設的通識課程時間於週四下午五至八節,由於中央研究院離陽明大學有段距離,考量通勤時間過長,課業負擔也相對較重而沒有選任何一門中研院的通識課程。有些人似乎認為唯有到中研院上課,與大師們對談能真正學到東西;不可否認,這是真的,然而這似乎不是獲取知識的唯一與必要管道,許多線上課程也提供很棒的內容與資源可以免費使用和學習,是否有必要花費整個下午的時間只為了學習一事,而忽略其他更重要的技能培養,輕忽自己的生活,這點值得討論。

2.     保留一定程度的空堂:上學期由於把課表塞得太滿,課業準備上有些吃力,覺得這不太像自己理想中可自主學習的大學課程。故這學期筆者在星期二、三、四各留了一點時間(這絕對不是為了沒有早八的課要上所以可以睡飽),希望可以保有一點自己的時間與空間的彈性,一方面除了要精進學校課業,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正在進行的各種事務處理妥當,諸如所主持與參與的活動,撰寫中的部落格與網誌,想加強的技能學習等。

3.     同類型的課程不要選: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筆者似乎於週四選了兩門與經濟學有關的課,原因在於選課系統上的諸多限制。筆者計畫於開學後的加退選,刪去「台灣社會經濟史」,改修另外一門與哲學有關的博雅通識課程。

4.     為選修其他非必修的課程:原因如同前述,盼自己能確實達到自我學習的目標。原本筆者在大一上有選修一些好玩的課程,但到後來卻發現被成績所束縛,沒有辦法很自由地去旁聽其他課程,隨意在校園中走動,故這個新學期決定做出改變。

以上,大致是筆者的學習方向,至於EntropyspaceiGEMH.Spectrum這三件事,恐怕一時難以在這篇文章中說明清楚,得各用上幾篇文章的篇幅,描述這些好玩的事情。若要簡述,這三者各自與科學社群的領導,嘗試藉由論文追索學到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參與一場盛大的合成生物學國際競賽,試著與夥伴們共同設計基因迴路,利用各種技能完成任務,增進英文表達能力,透過跨國視野擴展視野與見聞;了解並參與生醫創業,與其他挑戰者(醫學生、醫師、工程師等)交流和互動,聆聽評審與業師所給予的意見,從頭到尾參與某個想法如何被打造出來的美妙過程。


        好的,大致介紹至此,希望筆者的大一下學期能如所預期地順利進行,把許多現階段醫學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一一完成,或許如同Facebook辦公室那句著名的話那般,可做為筆者下學期的自勉: Better done than perfect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