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普的必要性和再談隨機性
昨天在社群網站閱讀某篇心得,我所認識的學姊分享的見解,主要內容在論述:能否兼顧閱讀的完整性,卻又保有碎片化的時間靈活性 [1];心有所感,遂發憤寫作,談談另一件、也在學姊貼文中提到的、相當有趣的事情:有關科普的必要性。
這位學姊提到:現今助於知識推廣普及的網站,書寫類型多是以人文學科為主,但理工、生命科學這類硬技術的網站相較起來偏少,較常聽聞的如「泛科學」 (PanSci)
跟「美的好朋友」 (MedPartner);這些內容(指理工面、生醫類)更有科普的價值,卻主要仍以科普書和講座方式呈現,並好奇其中原因。
從我自己經營科學社群一段時間以來,以及接觸各類知識性服務來看,有幾個可能原因想分享(這些論點未必正確,也有可能我誤解該位學姊的想法):
1.
這位學姊的見聞顯然不夠廣,因為我自己就知道不少臉書專頁,撰寫非常棒的科普文章,如CrocoMan-GO
鱷名遠播、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遠古巨獸與他們的傳奇;除了高度專業性,都會從文末附上連結,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自己查找相關內容。此外,要如何界定「科普」?有關商業、創業、生技產業的分析文,算不算是科普文呢?不少部落客也都寫了很多詳盡、適合入門者的編程和使用開源電路板的教學文,也都很值得長期追蹤。對岸的知識服務電商以及知乎,也都提供不少深入的內容,如果真的想找,為何不從這裡找起,自行整理,而非奢望別人幫你包裝妥當?
2.
現今科普書絕對有氾濫的問題,問題多在於:誰寫得夠好、夠吸引人?以經濟學的書為例[2],坊間太多經濟學的科普書,並以生活中的事例、歷史事件、小說故事做出經濟學為觀點的分析。我困惑的是:如果真的想學,那怎麼不直接閱讀經濟學的經典書籍,了解總體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的細節?如果只是想體驗,那這些「備受好評」的書籍,早就可以好好讓初學者入門、引發興趣了,何必再去深究缺發那些介於科普與專業間、定位曖昧不明的工具書?
3.
回歸最初的問題:何以缺乏某些類型的科普知識提供?答案很簡單:一旦沒有市場、沒有需求,知識供給者乏善可陳是可預期的,在乎這些領域的人太少了;而那些真正在乎的人,早就直接鑽研深入內容,或者提供科普知識給一般大眾。我以為真正的問題在於:「科普」講求的故事性[3],把專業知識講得使人信服,又十足言簡意賅、引人入勝;未必所有各領域行家都能做到這件事情,不是他們不懂、不夠理解,而是他們所能提供的「科普」,與坊間科普書實在無異,他們更希望深入去鑽研、了解、彼此交流,而非困於知識的淺層。
4.
最後,是沒有人滿足這類需求;The
Investigator Taiwan並非科普的好選擇—別緊張,他們的文章、訪談經驗分享都寫得極好,我指的是那些用心撰寫、整理的文章有一定知識門檻,渴望與那些對生醫領域有見解、學習基礎的人交流,而非毫無了解的門外漢;他們提供的文章水平很高,對於以大學生與研究生為主要經營者的社群而言,整理上得花上一定時間和精力,而這些意願和耐心,不是每個人、每個行家、每個研究者都可以做到的,即便他們有能力。
末了,以愛因斯坦於不知名處說過的話做為這段討論的結束:「我以為,作為通俗讀物的學術性讀物,還應提出一個人們較少注意卻更重要的要求,即把研究者怎樣提問題、怎樣解問題,他的思路、方法,他所運用的工具等等通俗的介紹出來。僅僅用常識所能理解的語彙重述一遍結論是不夠的,完全離開和無視達到結論的途徑,就談不上真正的理解。」
「隨機性」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不確定性三部曲」與《黑天鵝語錄》中,最主要的論述內容。這裡我不打算詳細介紹書中內容,只是想談談我的意外發現:在不知不覺中,我不被隨機性愚弄,明白自己做的事情、考出的分數、課程最後的成績、日常生活中的諸多努力,很多都是歸結於「運氣」的。我考得好,不代表我真的了解這個科目,可能是考古題寫得勤、老師又出了不少考古題,又或者考差,卻有可能是因為老師的出題,早已超出指定範圍甚多。
這種感覺很好,不被誤差跟隨機性愚弄,在真實世界中,握有一把評斷該如何前進的量尺。
[1] 關於這點,我以為見仁見智,我自己的抉擇方式是看閱讀哪些類型的知識內容,再來決定用什麼方式,專欄類、各大網站上的文章、可以不同篇章分別敘述的輕技術性書籍,基本上多採碎片式閱讀,因為它們可以不用完整地、一氣呵成地讀完,並且做出系統性的脈絡整理。這就是想法種子、想法樹木與想法森林的差異,而我預期的:是栽種我願意用心培育的、想讓其長成樹木的想法種子,並且透過雜異化閱讀與體驗,於土壤中保存某些想法種子,也許有那麼一天,它們得以萌芽,為想法森林增添另一抹色彩、另一股生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