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隨筆(上)



彼時跟此時的我:

會寫下這幾篇文章,主要出於近幾日和一些人討論、交流,有些想法上的碰撞跟切磋,讓我想把思考脈絡記錄下來,也或許對某個讀到這篇文章的人有所幫助。

        我的好友 Aaron Hsu 先前在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中發了一篇心得,旨在論述:「如果一個人的成長背景、求學環境和現在截然不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認為這個問題頗有意思,之前我曾經想過:如果三年前沒有選擇重考,我的人生會駛向哪個方向?然而,若將問題面向展望更遠,是否能回溯那些影響生命深遠的事物,以及改動那些因子所帶來的變化?不論細小或劇烈。

        我以為我的價值觀主要奠基於家人的影響之下,儘管在鄉鎮而非繁華大都市成長,僅在二流地方高中而非一流明星學校求學,但這些事情並沒有因此削弱我的力量:相反地,我反而認為這樣文化貧瘠的環境中,得以孕育驚人的、足以在任何地方存活的偉大生活。

        在地方高中,我可以透過努力,成為校園中成績或表現最傑出的人物,享受人們的尊敬跟某種程度上的禮遇,我能站在所有人之上,成為帝王、君主般的存在。然而,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我無法遇到真正的高手和天才,我沒辦法與他人有更深入的交流與刺激;我沒辦法體驗新事物,縱使網路力量無遠弗屆,但人際網路的建立依然無法被取代。

        沒錯,我的確靠著這些虛榮跟掌聲,建立信心、視野與霸氣,但近來反思之後,我發覺吾友阿奇說的是對的:「對手若是廢物,勝利也毫無意義。」在這樣的成長空間中,我究竟得到了什麼?日後不論進入重考班或醫學系,遇到更強大的、更聰明、更有才華的人物,我該如何應對,抑或挽救我破碎的意志?

        反過來說,若我成長於都市—好比台北市或新北市,我會變得如何呢?這裡一個重要的前提為:我的其他影響因子是不變的,好比我父母的職業、兄長同樣畢業於醫學系等,唯一變動的只有國、高中求學之路的差異而已。老實說,這是非常困難想像的,因為影響一個人生命的因素實在太多,彼此間互相牽連,稍一變化可能會是截然不同的結局。我猜想我在某個選擇明星學校、成長於大都會的平行宇宙裡,我無法成為特別之人,在才華洋溢的同儕面前,我很難建立信心及獨特性,得花很多力氣追趕,正如我今日大學生活的窘境一樣—但是,憑藉先前建立的一點信心與無所畏懼,我還是能做出一點特別之事,稱不上非凡,但也絕不平凡。而這些,都是在那麼毫無信心根基的平行生活裡,永遠無法體會的。

        然而,我獲得的可能是更多的體驗與接觸,能在文化多元、生活豐富的環境中,恣意探索自我,甚至尋得人生的目標、生涯的方向,以及生命的意義,提早與更多有趣的人互動、來往,進而充實自己、開創無限的可能性。換言之,在那個平行時空內,我提早做了我在現世大學所做的種種,然人生旅途終將航向不同的彼岸;而那個目的地,是我永遠沒辦法想像的,或許在午夜夢迴,在大腦深層、意識宮殿中,與另外一個自己碰面,成為另個自己,與乍醒時刻成為了「我」。

如何撰寫大學推甄申請之讀書計畫:

母親的朋友的孩子幾日前來家中找我,他現在是高三生,剛考完學測,等待過年後的放榜。因為這位小朋友和他的家人評估後,覺得分數有機會挑戰醫學系,又該小弟對吾人目前就讀的陽明醫學系 B 組很感興趣,特地向我請教。

        說實在的,我並不是很出色的面試者,至少就大學申請這件事情而言,我的排名都在全部面試者的前三分之二,備取居多,即使有正取也是最後一位。然而,因為升上大學所做的各種奇特事情,使我有滿多機會和別人分享我的看法與經歷,也曾參與校內 TEDxNYMU 工作人員、H.Spectrum 實習生以及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社員的招募面試,加上我也接觸不少國內外申請實驗室或研究所的資訊,應付大學申請之用的讀書計畫,或許我還能發揮些功用。

        簡單來說,我認為讀書計畫的寫法可以更特別與客製化一點,而非典型、傳統、一成不變的套版。以下附上我兩年前申請陽明醫學系B 組時所寫的讀書計畫,我認為還不錯,但或許可以有些修改—從另個角度看,我也能檢視我到底有沒有達成這些計畫。

放榜—大學開學
一、研讀統計學:利用線上開放課程平台,如 Coursera,研讀統計學與線性代數。除了專題研究可立即應用外,亦可接軌大數據時代;未來的醫學勢必與數據緊密結合,若能具備良好知識,對分析及歸納數據、進行決策等相信會很有幫助。
二、增強語言學習,參加英語密集訓練班,能於未來迅速和原文教科書接軌,並培養感興趣之第二外語。

大一、大二—醫預教育通識學程
一、積極參與各類型研討會,如創客聚會、資訊科學愛好者年會等,增廣見聞,也與各行各業者交流。
二、利用此段時間了解陽明大學各研究所老師的專長,前往深入研究,參觀各實驗室,擴大視野,不囿於舊有知識。
三、參與教育服務類型社團的長期課輔計畫,教導學童課業,並幫助他們認識自己、了解世界,自己亦能藉此機會彌補高中階段因陪伴家人與認真讀書而相對缺乏的志工經驗。

大三、大四—基礎醫學問題導向討論整合課程
一、積極修習基礎臨床訓練課程,作為日後見習學涯之準備,能夠更快速、縝密地適應。
二、 鍛鍊身體,廣泛接觸各種運動,不論是日後的生科研究、臨床見習,皆需大量體能及高度專注,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心。
三、針對大四結束後的研究所課程,開始進行更深入的技能訓練,如數據分析、新領域的文獻整理、複雜儀器的操作等。

我以為比較有趣的寫法,關鍵在於:更清楚地透視將來,並且捕捉可能用到的技能,再加以學習。舉例來說,如果我認為電腦科學相當重要,我可能會多運用網路上可取得的資源,包含臉書社團內時不時會提供的 Udemy 線上課程免費兌換優惠、Coursera 等大型開放式平台,並且多閱讀有關領域的期刊、部落格與報章雜誌,明白哪門程式語言是自己需要的、將來的工作可能派上用場的,並論述選擇的原因。此外,搭配強化統計學、微積分、線性代數等數理方面的知識,讓自己不再只是個套用框架的機器學習農夫;多參與開源軟體或工程師社群,進而增廣見聞(這部分倒也我先前的讀書計畫無異)

        若過擴展至其他領域,寫法也是類似,整體架構大抵為:了解自己需要學習什麼,為何需要學習,為了達到學習的效果該做哪些準備,如何驗收學習成效並進而強化社群網絡連結。

依照這樣的寫法,我不敢保證會有多少奇效,但至少能以小博大,透過槓桿操作的策略,彌補自己與其他競爭者的經驗跟實力落差,也能讓閱讀無數讀書計畫的教授眼睛一亮,於面試時或許特別詢問你想關細節也說不一定。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