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雜記:縫合、魔球、後勁

縫合


為期一個多學期的大體解剖實驗課程、在上週三的公祭典禮正式落幕,對於這些無語良師、願意在過世後奉獻身體供無知醫學生學習的人們深感敬意。回想那些不多的實驗時間,起初是略微恐懼(面對的是真實的大體,而非圖譜上的構造)、有些期待,漸漸就變得習慣、稀鬆平常,每次利用課餘時間去複習大體老師身上的解剖部位,除了強化課程所學,更多的或許是一種體驗、體驗如何親手了解人體器官,在古老的年代、如同禁忌般似乎是不可能的;對於仍稚嫩的醫學生而言,大體解剖實驗彷彿是提早開啟醫學生涯的契機,掌握生命奧妙的新奇,伴隨福馬林的惱人氣味,構成巧妙對比。


整趟大體解剖旅程最有趣的並非終點、亦即緬懷與感念大體老師們的公祭典禮,而是更前一步、縫合大體老師,將那些被我們任意撥弄與切割的臟器置回、盡可能維持大體完整,皮膚則用鋼針與棉線粗糙地縫合(這的確只能用「粗糙」來形容,因為我們尚未學過任何縫合技巧,加上浸泡過福馬林的皮膚相當堅韌,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穿針引線,若手藝不夠細巧,縫線不僅難看、而且得花不少時間讓每塊皮膚縫合得更緊密,可說是衣物縫紉技巧的應用)。即使在課程最後,我們依然能體驗生命第一次縫合他人身體的感受,踏出小小的第一步;多人共同完成、換來的是狹小工作空間,汗流浹背、腰痠背痛、實驗衣因靠近大體而充滿數天來仍難以消去的防腐劑味道,看著被我們七手八腳縫合好的大體老師,恍惚間竟然有種創造科學怪人的荒謬,在我們習慣以理論和經驗教授的課程中,第一次以真實的死亡為題材所授,感受很是深刻。


魔球


《魔球》這部電影已經推出多年,恰巧 NETFLIX 上架了這部作品,以及我個人想了解棒球統計學,便在日前把它看完。劇情部分我就不多做贅述,我個人感受最深的是:Brad Pitt 飾演的 Billy Beane,過去曾被球探看中,進入棒球世界、也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因此,當他採用新的方法來選拔、組織球隊時,被原本的總球探嘲諷他捨棄傳統球探方法,只是因為他的人生被耽誤、Billy 想加以報復罷了;仔細想想,有多少與我們生命無關、不必對我們負責、毫無切膚之痛的陌生人,認為我們適合什麼、應該成為什麼、給予我們不著邊際的保證與建議,卻換來無盡的後悔、由自己承擔後果,而這些球探般的角色,只是聳聳肩、看著一個不合過往陳腐經驗的年輕人消失在時間洪流中?


後勁


同樣也是棒球為題材,紀錄片《後勁:王建民》在去年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時我就有關注,原本打算去電影院觀賞,後來同樣在 NETFLIX 發現其悄悄上架(真是再次讚嘆 NETFLIX)被熬夜看完。導演陳惟揚花了四年的時間,紀錄王建民從下放小聯盟、再被釋出至獨立聯盟的艱辛歷程,如何努力復健,最終重回大聯盟投手板,為自己的夢想與榮耀再拼一次。


王建民大概是我小學時家喻戶曉的台灣之光(儘管這對他本人是無形的包袱、無聲的詛咒),即使不懂棒球如我的一般人,也為他的巔峰表現瘋狂、鼓舞,為所有人注入一股神奇的希望,「國際上看似備受打壓的台灣人,原來也能登上世界第一流的舞台」這種念頭帶給許多人力量;後來的受傷、沒落,在世界棒球經典賽後,王建民變得過氣、乏人問津,人們轉而關注其他「台灣之光」、同樣在各個領域表現傑出的台灣人,而我也不再關注(但過往也說不上多崇拜,只是看到報紙標題的勝績,都讓我興奮與敬畏,那是種對英雄的佩服和熱血),「王建民」這三個字默默從生活中消逝。


直到高三看了某篇文章,講述王建民多年來依然在美國奮鬥,「想再拼拼看」的熱忱與堅毅,足以堪稱台灣精神,才讓我想起這個昔日傳奇;看完《後勁:王建民》後,我才理解這幾年來他所經歷的痛苦、挫折與一次次復健,褪去台灣之光的華服,他只是個名叫「王建民」的棒球投手,且對於棒球有著超乎常人的熱忱。紀錄片內容樸實卻動人無比,透過不同人事時地物、多角度描繪王建民如何再起,沒有家人陪伴的孤獨旅程,一路相識的貴人如何幫助他,讓始終不服氣就這麼離開大聯盟的他,能再度站上投手板、大展身手、讓全世界再度驚豔。


《後勁:王建民》講述了一個十年前的最頂尖、用激昂勝利帶給島國人民信念的棒球選手,十年後憑藉不服輸的鬥志與努力、踏過艱困的修羅路、找回自己的一席之地,證明自己的真正想追求的事物,而這個付出一切、迄今大家一想到美國職棒仍會回想起的人物,他叫做王建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