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決定要不要讀醫》之回應:三個建議


昨天學測放榜,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畢竟學測分數對很多高中生來說、是決定人生路途的門票之一。考出好成績的學生常被師長或父母鼓勵(或半強迫)選擇醫學系,但這些有志成為懸壺濟世之醫者的高中生真的足夠了解這個職業嗎?


我的好朋友 Bryan(彥辰)在他的網站上寫了篇文章《正在決定要不要填醫?不要只知道科系在讀什麼》,寫得相當簡潔清晰,我非常推薦有志進入醫學系的高中生一讀。簡單來說,單純從那些醫學院體驗營或像我們這種還未畢業的醫學系學長姐口中聽來的分享,其實滿偏頗的,容易對這個職業產生錯誤的認知。


說到底,我們和他們那些籌辦體驗營的學生也還未真正踏入職場,認知僅限於醫學生生活如何如何、要讀哪些原文書、考試和 PBL 形式為何等等,把這些話語當成「醫師」的全貌是不合適的。基本上,要真正了解這個行業,Bryan 給出的三個口訣相當受用:「主治醫師的生活要『喜歡』(最久),住院醫師的生活要『熬得過去』(最累),醫學生的考試要『考得過』(當醫師的門檻)。」而就我自己來看,還需要加上第四個:「對醫學的未來的想像」。


職業的未來發展對各行各業都很重要,但因為醫師的養成時間相當長,再加上專科化的高度分工,比起其他行業更缺乏轉換跑道的彈性(當然,那些在不同時間點轉換職業且做得有聲有色的少數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疇內);今年入學的醫學生在八年後才會進入專科醫師訓練、能夠獨當一面往往是十幾年後了,這個產業十年後會變得如何是難以想像的,而這些遠景並非一般高中老師或補習班、甚至醫學系學生或住院醫師所能企及的,如果能從在研究中心或大型醫院工作的主治醫師得到些具前瞻性的看法、是再好不過的。因為這些有在接觸尖端研究、有機會參與各研討會的主治醫師們,對醫學和該科別之未來發展的眼光相對清晰。


遺憾的是,就我所知、並沒有太多這類醫師能帶給高中生們啟發,遑論每年只有個位數學生就讀醫學系的偏鄉學校,其城鄉差距之大已經不是靠數位資源所能彌補的。這也是為什麼只要母校老師找我幫忙指導學弟妹、我都非常樂意的原因:扭轉升學體制和改變扭曲的社會價值觀這兩點憑我個人之力實在難以做到,但能把我自己的二手經驗、心路歷程及如何尋找資源分享給學弟妹,是我所能幫助他們在升學遊戲中獲勝的最好方式。


為了避免「盲人引路、穿腸破肚」的窘境,我儘可能不給太多過於武斷或超過目前程度的建言,在此我僅給任何有志踏入醫學領域的高中生(和重考生)三個建議。


平衡閱聽:在我來看,很多醫學生分享的內容(甚至包括我自己)並不完全,甚至與台灣醫界現況有出入,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多攝取不同年齡層的分享,醫學生、不分科住院醫師、專科醫師或海外醫療生活也好,重點是攝取均衡、而不是只相信某一方的論述。


掌握未來:這個「未來」除了是「自己」的未來,也可以是「醫學」的未來,如果行有餘力,這件事情應該是持續進行和探索的,即使錄取醫學系之後。將來的醫院、手術台和醫療器械會變得如何?未來的醫師會否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取代?醫師的職業是否轉型為工程師和(人類更習慣的)照護員?醫學的本質會否隨著人工智慧的盛行而被顛覆?這些問題都是值得不斷思考,尤其是進入醫學系後可取得更多資源與管道去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興趣為主:這是最老套、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意見,那就是本著自己的興趣去選擇,那樣做起來才會快樂。以選科為例,隨著法規的鬆綁、新的藥物與醫材問世,抑或如武漢肺炎這樣的重大波動,科別的興衰是有起伏變動的,如果一昧追求熱門科別,誰也說不準將來會否持續長紅,站在建立強固性和維持反脆弱的觀點,是很危險的做法,還是本著興趣和生活之取捨實在許多。對於沒有太多時間探索自我的懞懂高中生來說,要回答「興趣」是什麼可能很難講出真正的答案,只能靠不斷地摸索和尋找,同時結合上面兩點(平衡視聽和掌握未來)來達成了。


留言

熱門文章